黃賓虹,徽州歙縣潭渡村人,中國近現(xiàn)代著名畫家。在近現(xiàn)代國畫藝術(shù)大師中,黃賓虹與吳昌碩、齊白石等人一樣、都是著名的“茶癡”,墨寶中不乏品茶及茶具之精妙之筆。
中國歷來有茶墨俱香之佳話,黃賓虹大師與茶也是頗為有緣。黃賓虹在八十四歲高齡時所作的《煮茗圖》,不僅是描繪了山居閑適的生活情趣,而且透出幽幽的茶香……。畫面中但見山石青青,草木郁郁,流水潺潺;依山傍水處一座小橋橫臥,橋邊有小屋數(shù)楹;主人憑欄獨坐,看流水飛濺,意靜神閑。桌上茶具已備,童子正在煮泉,真是好一處閑適山居。人言美景如畫。黃賓虹的《煮茗圖》可謂是好畫勝景,所以,每每欣賞《煮茗圖》時,總是想走過小橋,與大師對啜幾盞新茶……。其實,欣賞大師的山水,就好似品嘗新茶,既欣賞了青綠的茶葉,又品嘗了香茶的韻味;那茶泡在杯里,品茶的同時欣賞著茶葉的青綠;而黃賓虹點滿筆墨的山水,就像整個杯子都漲滿了新茶一般……。
黃賓虹還有一段為黃山毛峰題詞的佳話。黃山謝裕大茶葉博物館里有一橫匾,上書“黃山毛峰第一家”七個大字;這是黃賓虹寫給黃山毛峰創(chuàng)制人后代的珍跡。
黃賓虹與汪采白及黃山毛峰創(chuàng)制人謝正安的長孫謝育華,不僅僅是同鄉(xiāng),而且是至友。一日,黃賓虹探望汪采白、謝育華;謝育華沏了“毛峰茶”,黃賓虹喝后稱贊說:“好茶,好茶”;并問這茶葉何處買來,他也要買些。盡管毛峰茶已經(jīng)問世很長時間,但因黃賓虹長年在外,少有時間回到故鄉(xiāng);更是難得喝到故鄉(xiāng)的茶。汪采白忙說:“這是郁華兄從漕溪老家?guī)淼牡氐馈宀琛??!秉S賓虹說:“原來如此,我好口?!?。并感慨道:“我在外地多年,對家鄉(xiāng)情形不甚了解。只知道‘毛峰茶’有名,卻不知‘毛峰茶’味道真好,好得出奇了?!宀琛愡^龍井,真賽過龍井……?!?span>
黃賓虹不僅喜歡品茶,他對紫砂壺的研究也是頗有功底。1928年,宜興名士儲南強在蘇州一雜貨攤上看到了一把紫砂壺,與古籍中描寫的樹癭壺很像,于是他不動聲色地花了一塊大洋買了下來;買到樹癭壺后,儲南強便去找著名的書畫家、鑒賞家黃賓虹。黃賓虹對這把壺也是愛不釋手,說這個稀罕寶物的確是樹癭壺:當年供春是模仿銀杏樹的樹癭(也稱枯瘤子)做的這把壺;現(xiàn)在這把壺的蓋像個南瓜柄,顯然是后配的……。于是,儲南強就請了當時“七大藝人”之一的制壺高手裴石名;裴石名按照書中記載并依照樹癭的造型重新配了壺蓋;而在新配的壺蓋上分兩行刻了45個字:“制壺者供春,黃玉麟誤為瓜,五百年后黃賓虹識為癭,英人以兩萬金易之而未能,重為制蓋者石民,題記者稚君”。文中的供春為紫砂壺鼻祖,黃玉麟是近代制壺名家;稚君即民國時期的金石圣手潘稚亮,由他將這段文字刻在裴石民配制的壺蓋上,自然是有著畫龍點睛之妙。
對于這把供春壺,黃賓虹還有評論說:“天才的賦予,是不分階級的,藝術(shù)譜上敘事,乃不落于千百萬人之后?!庇纱丝梢婞S賓虹對紫砂壺的鑒賞水平。時今,這把供春樹癭壺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。